打印页面

首页 > 新闻鹤壁新闻鹤壁社会 一株瓜秧7米长 黄瓜产量翻一番

一株瓜秧7米长 黄瓜产量翻一番

9

张金峰正在查看黄瓜长势。(记者 张婷媛 摄)

鹤壁网-鹤壁日报消息 (记者 张婷媛 席波)在淇县十三里堡村,12座日光温室大棚彼此相连,蔚为壮观,一箱箱黄瓜正被工人们从大棚里拉出来,搬到货车上。在其中的一座大棚内,新鲜的黄瓜挂满藤蔓,该科普基地的负责人张金峰正在指导工人进行采摘作业。这是12月9日记者在淇县大农源蔬菜科普基地看到的场景。

一株瓜秧7米长 黄瓜产量翻一番

“这里的一株黄瓜秧最长能长到7米,能结15斤黄瓜,瓜秧长度和黄瓜的产量是普通品种的2倍。”张金峰一开口便让记者吃了一惊,“这是从天津、山东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嫁接技术,等黄瓜秧长到吊绳顶端,就提高捆扎位置,从根部盘起来,这样黄瓜秧就一直往上长。这一品种一茬能长一年,一亩地能产4万多斤。”

张金峰说,淇县大农源蔬菜科普基地从2010年成立起,就非常重视科学种植和标准化种植。“我们每个大棚在建设时都要往地下挖一米多深,充分利用地温和日光升温的互补,并采用EM益生菌有机肥发酵技术和HM益生菌秸秆腐熟还田技术,提高土壤品质。基地种植的黄瓜每畦有50株瓜秧,株距远小于理论数据,但由于棚内配有精度较高的温湿度计,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温度、湿度,通过物理方法及时调控温度与湿度的平衡,从而大大提高产量。”

不仅如此,基地还使用进口冲施肥,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,严格控制用量、施用时间,同时定期进行生物激活蛋白防护,并配备农产品安全检测室、申请无公害认证……这不禁让记者感叹,为了种出一根小小的黄瓜,竟然用上了这么多“高大上”的技术。

带领周边130余户农户种植高产蔬菜

正在采摘黄瓜的十三里堡村村民卢培华说:“俺家的5亩地全部流转给了基地,每年每亩租金1200元,俺又承包了基地的一个大棚,每斤有一毛钱的提成。按每年产量8万斤来算,加上每月的基本工资,每年的收入至少有6万元。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。”

“像卢培华这样的承包户,基地共有30多户。”张金峰介绍,基地还按照统一种苗、统一农用物资、统一技术服务、统一收购的原则,服务周边100余户农户种植土豆、线椒、洋葱等高产蔬菜。

“从前年开始,我就一直跟着张金峰干,今年是玉米和土豆套种,种了100亩,技术、管理、销售啥都不用管,这一季下来,光土豆一项就能赚30多万元。”黄堆村村民袁玉雷兴奋地说,他们村还有农户发展麦椒套作,赚了不少钱。

目前,该基地年销售蔬菜700余万斤,2011年被评为市“菜篮子”工程蔬菜标准园,2013年被评为省“三创一带”活动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。“下一步,我们计划发展大棚种植500亩,其他特色蔬菜种植2000亩,按照产业化运作模式,让更多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。”张金峰说。
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hebiw.com/2014/1212/2189.shtml